說來會排這次的露營是個意外...
因為糊塗的我把和大學社團友人的團露記錯時間,
以致於突然空出了4月底這個周末沒有安排行程,
於是看了雲端其他人的分享後,
嘗試用最近似乎還算熱門的訂營位app--愛露營搜尋了營位,
因為只有自己一家單飛,所以想說找就近的營地就好--新北市的營地先列入首選啦!
兩周前去的確幸莊園是新營地,這次也來走訪很新鮮的營地吧!
訂好位於石門的青溪浮雲營位後,轉帳完回報手機就會傳來音樂聲,表示訂位成功。
由於營地距離家裡約一小時車程,加上沒有太難開的山路,
所以決定周五晚上就入場啦!
全家人盥洗好吃完晚餐前往營地,8點出門,約9點到達營地。
Garmi的導航可以順暢地帶到營地,當然沒有導航的話,要睜大眼睛看一下路旁的指標哦!
(定位:新北市石門區阿里磅79-5號)
夜晚搭好帳篷後,小孩很快就入睡了,媽媽貪圖著沒啥光害的營地,
雖然相機拍不出星空,還是用雙眼搜尋了天空,正巧清楚地見著了北斗七星,正因為如此,
所以夜晚仍可清楚知道方位呢!
春天的夜晚,天氣好舒服!週五晚可容納23帳的大區共有4帳入場,可容納8帳的小區有2帳入場,
伴著蟲鳴和溪水聲,其實仍然好入睡。
這四個充氣枕頭套現在是露營必備的呀!除了可以吸汗,枕頭也比較不容易滑動呢!
(客製化枕頭套可於fb搜尋"螞蟻遇上貓")
隔天起了大早,趁還沒有很多人以前營地走一圈逛逛囉!
週五晚上就入場的,大區就我們這四帳,綠色碟型天幕處是管理室,營地主人都在這裡等候大家。
這是從大區看下去小區的樣子,前一晚也搭好了2帳,
要下到小區必須爬一段坡度有點陡的樓梯,不過兩旁都有扶手,還算是安全。
每個營位配置一個水槽和插座,水槽上方有燈,下方會放廚餘桶,2~3個營位有一個大垃圾桶和一回收籃,
覺得很方便呢!不用跑很遠就可以做好垃圾分類...
一個水槽和一棵樹中間的距離就是一個營位的位置,搭個一房一廳外加停放車子,位置很寬鬆。
話說搭帳在大區的人一天一定會來回上下樓梯幾趟,因為衛浴集中在小區--
最前方的洗手台有高有低,小蘋果身高未滿110,還是需要大人幫忙開關水龍頭。
洗手台右方是廁所,蹲式和坐式都有,最右邊則是小便斗囉!每間都有貼心地提供衛生紙...
洗手台左方是6間浴室
每間的空間都好大,乾溼分離,而且還有花灑耶!
小孩看到浴室後第一句話是--跟家裡一樣耶!(她指的便是花灑)
露營時可以這樣淋浴真是超享受地!若要挑這浴室缺點的話,便是--
水太大時會把外頭那間噴濕,可以考慮加一下浴簾之類的...
&這麼大間的浴室很適合親子一起洗,但洗完澡在外頭那間等待時,還少了張椅子給小孩坐著囉!
逛完營地,吃完早餐的麵包後大約8點多我們便開車離開營地前往富貴角公園了,
一來是怕太晚離開會跟早上進場的客人在路上上演黑羊白羊戲碼,
二來是因為要在石門乾潮的時間到達老梅看綠石槽呀!每年就4~5月最適合了,
所以出門前早就查好資訊了(中央氣象局可查),4/30上午10點多是潮水退得多的時候,
錯過上午這時間,晚上再去啥都看不到了呀!
從營地離開,10多分鐘就可以到達富貴角公園,所以9點多一些就到了,
免費的停車場還有不少位置,中午要離開時路邊已停了不少車囉!
路旁有一區彎著腰的樹,素有"風剪林"之稱
這裝置藝術,不免俗要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
前往富貴角燈塔時發現有這迷宮,小孩想去探險嘗試,
可是才走靠近,發現裡頭好多隻野狗佔據,可惜了這迷宮...
(因為會走訪的人少所以狗佔地為王,還是野狗早已在此深耕以至於沒有遊客敢靠近?)
於是繼續往燈塔方向走吧!沿途的百合花吸引了不少蜜蜂蝴蝶,
百花齊放的春天不僅花兒,蝶兒也增添不少美麗的風景呢!
繼台灣極東--三貂角燈塔之後,這次完成了台灣極北--富貴角燈塔。
(下次該去家鄉的鵝鑾鼻燈塔好完成台灣極南了)
2015年9月之後這燈塔就已經開放參觀囉!
極北燈塔達陣後,往回走就是要去今天的主要目的地--老梅綠石槽啦!
告示板上說的便是這綠色礁岩海岸,
遠遠地就看到不少人拿著高檔相機在岸邊捕捉好鏡頭呢!
穿著水陸鞋,要走過沙灘然後再到這岩岸不是件難事,先遠遠拍一張吧!
再近一點瞧瞧,原來這就是遠近馳名的綠石槽,
春夏期間沿岸上會附著石篿這種藻類,以至於灰色的岩石在這季節會變成綠色的...
有著美麗的綠色植物附著,同時要付出的風險代價是--石頭會變得比較滑,所以務必要小心。
從岩岸走回步道需要再越過沙灘,雖然一家四口都穿著水陸鞋,
兄妹還穿了襪子,所以在涼亭處先把鞋子脫掉,把不該帶走的沙子處理好才繼續走回步道。
離開富貴角公園,要到富基漁港大啖海鮮啦!
漁港外有這花蟹造景(到此一遊的概念又出現了)
中午一家吃了半桌海鮮,沒吃完的蝦和螺還帶回營地晚上繼續吃。
飽足一餐後,原先前往三芝賞桐,但未料到車子都開至賞桐步道起點了,
卻因為無法停車只好返程,提早到風箏公園。
而這時節風不給面子呀!哥哥帶去的風箏根本就飛不起來,
只好揚起綁在營柱上的鯉魚旗,做做樣子,也搞笑一下和這個"石球"演一下戲...
哥哥表演用頭頂球
妹妹用手頂球
裝模作怪之後,決定提早回營地啦!不過回營地前要先去買晚餐囉!
從風箏公園往營地走,會沿著濱海公路開,直到看到"中山路"這路口就表示要右轉了
(若此時不轉,開到7-11後右迴轉也可以的)
若從萬里的方向來(週五我們是從萬里往石門的方向開的)則是看到三叉路口左邊的全家和7-11後走左邊那條中山路,
(下面這照片是從石門往萬里的方向拍的)
這兩家便利商店是上營地前的最後補給,
全家旁邊是石門有名的劉家肉粽&石花凍,肉粽店生意很好,
因為此次想走不開伙路線,所以肉粽便是我們周六的晚餐啦!
回營地時天色還很亮,所以可以補拍一下路線照片...
不管是從三芝方向過來右轉中山路,還是萬里過來走左邊的中山路,
都會在左手邊看到這石門分駐所,接著繞著小圓環繼續往前開50m,
會看到左前方有這指標,左邊那白色的指標就是青溪浮雲露營區的告示牌啦!請左轉。
一直順著路開,經過濱海球場之後幾分鐘,會在左手邊看到一間土地公廟(有廟埕),
就要準備左轉啦!路口有告示牌,就是這看起來只能讓一輛車進出的路口轉進去。
沿途遇到岔路都會有指標,最後一個路口是這裡
左轉後別懷疑,雖然很不像有營地的樣子,放膽直直開進去就對了...
最後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地先看到小區的營地,左邊那條路則是上去大區的營地。
下午回到營地,大家幾乎都搭好帳篷了呢!週六晚上,滿帳呀!不過位於大區的我們,還有好大的活動空間。
本來管理室右前方只有我們一家,玩了半天回來,陌生的鄰居們都到齊了
從連絡大小區的樓梯處拍過去,可以把這次的重裝備都拍得清清楚楚,
因為預報會下雨,不想收濕帳篷,所以小天幕也都搭設了呀!
拍好了後院,也要拍一下這次的門牌,哥哥有看到老鷹在空中盤旋,所以畫了這圖像。
沒什麼風,所以鯉魚旗直接橫掛在客廳帳旁,黑紅藍粉紅,代表的正是爸爸.媽媽.兒子.女兒,
難得在日本的男孩節(5月5日)前到戶外露營,就順便掛著鯉魚旗應應景囉!
媽媽拍照及斜躺在椅子上享受微風打個盹時,爸爸則帶著小孩到營地旁的小溪玩水囉!
這已經跟著我們快兩年的水槍,真是他們露營時玩水的好工具呢!
清涼之後,爸爸帶著小孩去洗澡,享受營地的大浴室...
媽媽開始忙晚餐,其實只需要燙一道青菜而已啦!
單飛的我們這次吃得很簡單,也首次用到去年買的SP鈦合金摺疊鍋...
主食是肉粽(還是阿木包的南部粽比較好吃),一道燙青菜,外加中午未完食的鮮蝦和鳳螺
還有一鍋康寶濃湯,打個蛋花就好美味呀!
吃完晚餐,哥哥幫忙洗好餐具後,爸爸和兩孩子說起故事來...兄妹倆好投入呀!
其實我們是在等天色暗呀!要去看螢火蟲呢!進營地的小路旁就有一閃一閃的綠光了,
不過相機只能長曝30秒,所以無法看見很清楚地螢光,但已經比手機拍的好多了...
(好吧!我是把燈關掉才看得到以下這張照片的螢火蟲地飛舞路徑)
比起暗摸摸的螢火蟲照片,營地的夜景就好拍多了。
趁著時間還早,爸爸又帶哥哥去溪邊走一趟,除了幾隻溪蝦,竟然還撈回了一隻褐樹蛙,
回到客廳帳觀察一陣子後,便把這些生物再送回小溪啦!
傍晚開始,綿綿細雨便不斷,可是這次忘了帶傘(明明就知道預報會下雨),也忘了戴帽子,
所以離開帳內只能穿上外套,因為可以戴著外套的帽子少淋點雨...
小孩玩了一整天,很快就睡了,
爸媽兩人靜靜享受這夜晚,喝著英國茶佐著帶去的書和手機,好愜意!
悠閒之時,還有一隻蟋蟀安靜地來湊一腳
等到兩人也累了,便和這靜謐的夜說晚安,這一晚除了蟲鳴蛙叫溪水聲,還有雨聲伴著入睡。
週日早餐是便利商店的麵包,不開伙其實不難做到。
雨依然下著,而一整晚的雨又會對營地造成甚麼影響呢?
基本上在天幕底下的帳篷安然無恙,只是地布濕了髒了。
因為鋪了碎石子,所以積水的狀況倒還好,若真的較為泥濘,老闆也趕快弄碎石子來補強一下。
因為不趕著離開,收好睡帳後,決定讓客廳帳繼續曬著,也許有機會可以曬乾也說不定,
但總還是要顧一下大家的肚子呀!
所幸出門前丟了幾包泡麵帶上車,也還有幾顆蛋,
所以煮泡麵當中餐簡單吃囉!
這1400ml的鈦合金鍋剛好可以煮2包,
雖然容量不大,但加熱速度快,分兩次煮也不會太花時間,
是說以後若都帶著折疊鍋出門,是不是連爐具也可以來輕量化了?
吃完中餐,帳篷也幾乎曬乾了,可以和營地告別啦!
雖然一早老闆有問我們是否需要黑色垃圾袋(足感心!),
但看到我們可以乾燥收帳,老闆其實更替我們開心,說其實晚走也有好處的呀!
是呀!晚走才記得把營地小溪另一岸的桐花拍下來,雖然無法在桐花樹下感受落英繽紛,
但至少知道這裡遠遠地也能看到白色精靈在樹梢駐足,彌補在三芝未能賞桐的遺憾。
回家前的濱海公路上,看到了前一陣子造成北海岸生態危機的兇手,
原來船已經斷裂開來了,希望海象好,可以趕快把這汙染處理掉囉!
經過這次的一小時車程可到的營地度假,
一家人開始愛上這種不遠也不近的距離感,
有離塵卻不離城的方便,也有放鬆的度假感,
偶爾真該排排這樣的行程讓一家人慢行...